固定電話:021-67758010
移動電話:13764012658(電氣控制)
QQ2:535424722
Email:sales@dikken.com.cn
電動汽車進程艱難新難題不斷出現
電動汽車進程艱難新難題不斷出現
盡管一個個新難題不斷擊破世人對電動汽車未來的美好想象,但堅定地推進它卻是毋容置疑的。
32年前的1977年,世界電動汽車專家**次聚會芝加哥坐而論道,幾款展示的電動車只是被視為一種新奇的科學發明;32年后的今天,全球爭相將發展電動汽車上升到國家戰略,電動車被賦予緩解能源緊張和環境并由國家意志來推動。
10月22-23日,由科技部、重慶市人民政府聯合主辦,由中國汽車工程研究院(下簡稱中汽院)和重慶長安汽車聯合承辦的2009年國際電動汽車發展論壇在渝舉辦,來自世界八國電動汽車方面的政府領導、專家匯聚一堂,希望通過交流來分享國際電動汽車發展經驗、成果,以及破解電動汽車產業化難題。
一個共識兩種心態
今年以來,各種政府傳遞出一種強烈的信號,大力推廣新能源汽車尤其電動汽車,世界各國紛紛制訂了新能源汽車的國家發展戰略:美國奧巴馬實施綠色行政,把電動汽車作為國家的重要戰略組成部分,計劃到2015年普及100萬輛插電式混合動力的電力汽車;日本把發展電動汽車作為“低碳**”的核心內容,計劃到2020年開發出至少17款純電動汽車,普及包括電動汽車在內的“下一代汽車”達到1350萬輛;德國政府在去年11月提出未來十年普及100萬輛純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進而進入了電動汽車時代。
中國的情況是,根據“十二五”新能源汽車發展規劃專家提出的設想,預計到2012年,國內混合動力汽車保有量將達到50萬輛,純電動車保有量將達到10萬輛。2020年,國內混合動力汽車保有量將達到1800萬輛,純電動車保有量將達到400萬輛。
“燃料技術是較**的技術,燃料電動汽車是**目標”,國家節能與新能源汽車重大專項項目組專家、中汽院院長任曉常如是表示,“國家一直非常關注中國新能源汽車發展路線問題,國家電動汽車總體專家組召開了一系列研討會,國家有關部委也組織了專門的政策研究。結合中國的國情和世界各大國發展的經驗,我們現在確定電動汽車是中國汽車業轉型的主導方向,這是做了大量技術分析的。”
“電動車肯定是中國未來的發展方向,”科技部曹健林副部長在論壇期間向媒體闡述在中國發展電動汽車的優勢,“我們在電動車方面與其他國家的差距要遠遠小于傳統汽車,因為中國是一個大國,中國可以形成足夠的量,可以說是電動車較大的演兵場。”
在國家意志面前,國內外企業在本次論壇上表現出了2種截然不同的心態:日產汽車、西門子、英國蓮花、美國西南研究院、英國米拉等國際知名公司及機構,開始尋求中國新能源市場的更多參與機會,這些國際巨頭們的演講嘉賓在論壇講臺上賣力地介紹自己的技術和產品,以期爭奪中國市場,而作為聽眾的中方企業人士則更多的關心中國政策走向。
可惜的是,中國發展電動汽車的戰略方向是堅定的,但中國要成為一個電動汽車王國卻絕非易事。一個突出表現就是科研和產業化突入嚴重不足,相對于傳統汽車而言。國家863計劃節能與新能源汽車重大項目監理咨詢專家組組長王秉剛表示,中國電動汽車不是過熱,而是過冷,投入太少。
三鼎支撐四面埋伏
陳清泉教授認為,目前推動電動汽車的推廣需三大因素:一個是要有好的產品,即要做到性能好、價錢低;**要有好的基礎設施,這一點對于純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尤為重要;第三要有好的商業模式,這點需要政府、能源生產商、主機廠及主要零部件廠商和消費者共同協作,讓消費者改變原有觀念來接受電動汽車。
除此之外,陳還指出人才的稀缺也是制約電動車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雖然懂得汽車和電池技術的人才皆不在少數,但同時掌握兩種知識的人才極度稀缺,這對于電動車的進一步發展是一大瓶頸。陳教授倡導政府,汽車廠、能源公司等大家一起合作,做到多贏的狀態。
但目前看來,中國還欠缺以上三大條件,不過其努力世界共睹。現在國內開始進行電動車聯盟,中汽院任曉常院長表示:“我們國家經過幾年的經驗積累現在發展到產業聯盟,比如重慶在科委系統里面成立了電動汽車的聯盟,在一個聯盟里,大家互相共享資源,溝通系統項目,搭建同一平臺,甚至彼此了解各自的需求,通過交流彼此能夠提高研發水平,能更快更好地發展。產業聯盟可以協同各個配套廠做協同開發。我個人認為無論是技術聯盟還是產業聯盟,是我們下一步技術方面主要推出的產學研研發的模式,這樣將大大推進我們的技術。”
但同時任曉常院長也表示,目前我們整個產業的基礎應該說還是初步的產業化基礎,只能做一些示范性應用,還不能進入商業化階段。
電動汽車走到今天,前途仍充滿荊棘,突出表現就是政治和技術2大攔路虎。電動汽車產業升級帶來的巨大沖擊波是政府不愿意看到的,而電動汽車關鍵技術又多數壟斷在國際巨頭手中。中國需要逐一解決電動汽車產業化必須面對的諸多難題--正極材料、電解液、隔膜、電池生產設備、電池管理系統、驅動電機及其控制系統、耦合裝置以及整車控制系統等。就連中國電動汽車旗幟比亞迪汽車*近也不得不一再延遲其電動汽車上市時間表,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王傳福一直引以為豪的電池關鍵技術難以突破。
騎“鋰”難下八“仙”過海
其中,*為突出的就是鋰電池問題,其技術**主要掌握國外幾家公司手中,這也一直是王傳福的魔咒所在。陳清泉表示,用電化學的方法來儲存電能的話,目前鋰電池仍是*好的,起碼在今后幾年還發現不了有比鋰電池更好的。
讓掌握**的美國公司拿出技術與世界分享,只是幻想。論壇期間,美國能源部節能與新能源辦公室車輛技術項目**工程師史蒂夫•高根(SteveGogeun)對相關問題諱莫如深。
看來,真是成也電池,敗也電池。解決動力電池等電動汽車的關鍵技術問題,實現電動汽車產業化,不僅中國企業在需求答案,世界其他想進入電動車領域的企業也在積極尋求答案。
史蒂夫•高根(SteveGogeun)強調“不要把所有的雞蛋都放在同一個籃子里”,應走多條發展路線,切勿孤注一擲。據其介紹,目前美國有很多不同的研究項目,包括混合電力系統、內燃機、燃料工藝、材料工藝等,都有助于降低對石油的依賴。
法國總理府機動尋求及電動車跨部領導小組秘書長雅克•圣馬克(JacquesSanit-Marc)在論壇上介紹,為了鼓勵電動車的普及,法國政府給使用電動車輛的人給予一定的補助,比如說購買某種車政府可以給予將近10000歐元的補貼,另外在停車、和充電方面也會提供特殊的優惠和補助。未來幾年內,法國政府不僅會對電動車使用給與一定的補助,同樣對電動車的制造和設計的完善給與資金支持。
英國政府與技能部先進制造工業汽車分部業務聯絡官西蒙•卡特(SimonCarter)介紹了英國在推廣低碳汽車方面所做的努力。目前英國政府已經拿出了4億英鎊進行投資來推廣低碳汽車。西蒙•卡特強調政府的領導力政策導向在引導大型的制造公司投入更多的資金進行低碳項目研究,如提高能力性能方面起著關鍵性作用,另外在建設基礎設施以改變全球歐洲還有各個國家也起著關鍵的作用。
日產在半年之前成為中國工信部制訂電動汽車行業標準的**主角。日產(中國)投資有限公司總經理中川恒彥在論壇上強調“為了實現日產減排目的,必須要推廣電動車。”日產決定把重點放在EV的推廣上。據中川介紹,日產將會在2010年將日前在東京車展上展出的新型電動車Leaf引進中國市場。在日本國內,目前日產已經在神奈川縣建立了充電網絡試點,計劃在主要城市(目的地充電)和主干道(中途充電)不斷建立快速充電器。并且還在研發非接觸式的充電,或者是邊駕駛的時候充電等多種模式。
德國西門子公司全球副總裁、電動汽車研發部總工程師蓋爾諾特•施皮革伯格(GernotSpiegelberg)不推崇混合電力,認為通過增程型實現純電動的汽車,才可能實現零排放,以后如果有了更好的技術,*后的方向應該還是實現純粹的電驅動。施皮革伯格指出:目前,仍需要一些新型的材料用于制造新材料的電池,成本應低于2千人民幣至200歐元。而且電池的生命周期和質量也必須要大幅的提高,同時也需要提高電池生產自動化的程度,今天的技術仍然需要進一步的變革。施皮革伯格還特別呼吁要加長電動車的測試里程。
德國FEV發動機技術有限公司**技術專家、混合動力研發部經理漢斯•肯珀(HansKemper)也認為增程型電動車是解決目前電動車不足的一個可能的解決方案。漢斯•\u32943X珀告訴記者,目前在一些關鍵市場已經有很多汽車商都啟動增程型電動車的計劃,而且這些產品非常受歡迎。這種車型的發展主要依賴于電池蓄電量的提高和電池壽命的提高,這些都是未來應對挑戰重要條件。
同意這一觀點的還有奧地利AVLSCHRICK責任有限公司混合動力與電動車研發部**工程師海克•布拉克(HeikoBraak),他認為增程型的電動車可以使汽車電動化成為可能,而可負擔得起的電池是電動車市場成功的關鍵。
美國西南研究院發動機和車輛研發部先進車輛分部經理喬•雷德菲爾德(JoeRedfield)認為,在中國市場上,串聯式中重型液壓混合動力系統應用能提供比電動混合動力系統更好的燃油經濟性,并能提供比電動混合動力系統更強勁的動能。雷德菲爾德認為把液壓混合應用到中型機輛是非常重要的。
美國德爾福公司亞太地區的業務發展總監約翰•阿布斯邁爾(JohnAbsmeier)向與會人員介紹,德爾福估計混合動力整個平臺在未來會繼續成長。阿布斯邁爾強調混合動力總成需要各方面通力合作,因為其需要新的服務提供商、消費者和制造商一起來合作才能成功。沒有一個單一的解決方案可以滿足市場的要求,必須是各種因素的一種權衡,包括地區、消費者的偏好,車輛技術和基礎設施等。
日本株式會社村田制作所元器件事業部銷售技術部部門經理水野健一(KenichiMizuno)在會上表示:對于汽車電子元件的標準和要求,比如ISO/TS16949,AEC-Q100,AEC-Q200等國際汽車工業管理體系的認證,是元件的生產商必須要遵循的;其次,是AEC-Q100的標準,這主要針對電子元器件,主要是IC和其他部件的一些標準;另外就是AEC-Q200一些被動元件的標準。
對于電動汽車產業化的難題,中國企業代表的觀點是--“電動汽車的發展方向,目前*現實的是混合動力汽車,”重慶股份有限公司混合動力項目總監兼長安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副總經理任勇認為,混合動力汽車將成為以后的標配,以及綜合混合動力。